干細胞是什么?
“干細胞”(stem cell)的“干”字譯自英文單詞“Stem",意思是”樹“、”干“和”起源“,現代人也直觀的稱其為“什么都干得了”。干細胞即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起源“細胞、”種子“細胞和”主干“細胞。因為干細胞的功能強大,“干細胞”也叫“成能細胞”。
“干細胞”一詞最初是在19世紀的生物學文獻中出現。1896年,E.B.Wilsom在論述細胞生物學的文獻中第一次使用這個名詞,當時人們認為干細胞只是能夠產生子代細胞的一種較原始的細胞。

1961年Till和McCulloch 首先描述造血干細胞的特性在于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自我更新(self-renewing)能力。多向分化潛能和自我更新能力正是目前公認的干細胞的基本特征。
196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托馬斯發表報告稱,如果將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自此開始了干細胞臨床應用的研究。
正是干細胞自我更新特性的發現以及干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發展,引發了現代醫療技術的一場革命!
醫學科學家指出:干細胞不僅是生物進化和發育的基本單位,也是組織和器官生長的基本單位,更是創傷和衰老時機體再生和修復的基本單位,干細胞的再生修復機制是生物界的基本規律!干細胞非凡的再生能力促使科學家們重新認識細胞生長、分化的基本生命原理,從而促使科學家們逐步揭開了人體患病機理和衰老機制的秘密。
利用干細胞具有的向所有器官的細胞分化轉變的潛在能力,再生性和再造性的修復各種壞死性、損傷性、代謝性和退行性病變,用以恢復病損的、退化的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的系根臨床“干細胞移植治療技術”和“再生保健技術”被稱為再生醫學( Regenerative Medicine)。

目前,“干細胞移植治療技術”和“再生保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這一新技術較傳統方法而言,有兩大突出優點:
1.根治性
目前再生醫學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是從源頭上截斷疾病的根源,因此可以達到一次治療長期有效的目的。此外,再生醫學的治療方法在根治疾病的同時,還能縮短治療周期、降低疾病復發率、減輕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心理負擔和身體負擔、縮短了醫生的工作時間,減輕了醫生的工作強度,節約了社會成本。
2、安全性
干細胞治療是無毒性治療。如科學家已成功應用自體的骨髓干細胞治療心肌梗塞,用干細胞治療造血功能低下和帕金森病,這些臨床應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跟蹤觀察,未發現明顯的后遺癥或其他毒副作用。總的來說,應用干細胞移植,可以避免產生免疫排斥反應。自體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可以使任何人都將能用上自己的干細胞和干細胞衍的新組織器官,來替代病變或衰老的組織器官,從而避免體移植可能帶來的免疫排異反應。

作為解決近50年來人類面臨的主要疾病和健康威脅而創的醫療技術,再生醫學是國際醫療界重點發展和研究的高科醫療領域。毫無疑問,以干細胞技術為代表的再生醫學將成21世紀人類疾病治療的支柱性醫療技術之一,是人類健康長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