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促排卵卻遇到卵巢低反應該怎么辦?
在試管嬰兒促排卵過程中,某些患者會有卵巢低反應,主要反映為生長的卵泡數量少,通過促排卵能夠獲得的卵子數目不足,這會直接導致未來可移植胚胎少、臨床妊娠率低的結果。如果在促排卵時發現卵巢低反應,怎么辦?為什么會出現卵巢低反應的情況呢?今天在這里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首先什么是卵巢低反應?應該如何針對性治療?
所謂的卵巢低反應,是指卵巢對促性腺激素刺激反應不良的病理狀態。簡單來說,卵巢低反應就是在促排卵的過程中,卵巢對于促排卵藥物反應不良,即使使用了超大劑量的促卵泡素也不能產生足夠數目的卵泡。卵巢低反應主要的表現為卵巢刺激周期發育的卵泡少、且血雌激素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極高、獲卵數少和臨床妊娠率低的現象。而卵巢功能低下,則是指卵巢本身的功能水平比較差,卵泡數量和質量下降的現象。
滿足以下3條中的2條即可診斷會有卵巢低反應:
(1)高齡或存在卵巢反應不良的其它危險因素。
(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應,常規方案獲卵數目≤3個。
(3)卵巢儲備下降。
同樣,如果年齡或卵巢儲備功能檢測正常,患者連續兩個周期應用最大化的卵巢刺激方案仍出現這些情況,也可診斷為卵巢低反應。
為何會發生卵巢低反應?
當促排卵時發現卵巢低反應,怎么辦?究其原因,發生卵巢低反應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卵巢功能低下,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卵巢衰老,而卵巢衰老的主要兇手,就是年齡。通常當女性年齡>35歲,就進入了生育高齡,而此年齡段尋求輔助生殖助孕的女性發生卵巢低反應的幾率也大幅增加;而≤35歲的女性,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也應當心卵巢低反應的發生,及時就醫檢查。
卵巢低反應應該如何解決?卵巢低反應的女性促排卵的效果比較不理想,但這并不等于不能排卵,更不代表未來會沒有生育的機會。
IVF常規促排卵方案
IVF常規促排卵方案對卵巢低反應患者的治療都沒有顯著效果,但針對個體方案的調整還是有效果的。對于有過IVF促排卵史的卵巢低反應患者,應回顧病史以及上周期促排方案,注意排除假性卵巢低反應的可能,如慢反應或起始Gn少(高BMI)等。
非傳統促排卵方案
對于有過IVF促排卵史的POR患者,可考慮采用非傳統的促排卵方案,如微刺激方案、自然周期、黃體期促排卵等。
因為超促排卵對這些患者可能沒有效果,甚至導致卵巢功能顯著下降,增加非整倍體胚胎的幾率,最終結局更差,這些方案應用時應監測卵泡發育情況,隨時關注性激素LH、E2、P(特別是E2)的變化,再決定是否注射及何時注射GnRHa/HCG及取卵時機。
對于成功取卵,下一步需要進行胚胎移植的姐妹,當微刺激方案引起子宮內膜薄或其他原因導致內膜薄以及“移植窗”錯過的時候,應該盡量凍存胚胎(采取玻璃化冷凍),然后再采取措施調整內膜后再解凍移植,這樣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