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孩去醫院看病千萬不要對醫生說10句話,“謝謝”就在其中
小孩生病是經常性發生,一些比較輕微的生病可以在家調理,但是一些重病還是要去看醫生的,因為很多時候只有專業的醫才會給予專業性的指導,對小孩身體恢復才有用。所以很多時候很多的家長就會經常性和醫生打交道,在打交道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語言上的交流,然而交流也是有技巧的,尤其是什么話該說什么不該說都是很重要的,具體的可以看下面的分析。
看病不能對醫生說的十句話
在人與人交流之間,語言的合理運用也是很重要的,你需要簡單的表述自己的問題,但是并不是什么話都是可以說的,下面這10句話就不要說了,可能有些醫生會覺得是對他職業的不尊重。
1、“醫生,錢不是問題,檢查和治療我都要最好的。”
最貴的不一定就是最適合您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醫生的職責是給您治病,不是賺錢,不要用外在經濟條件引導醫生的治療。針對您的病情,醫生心中自有最適合您的治療。
2、“我查過這種病,網上這么說……”
現目前的確是互聯網的時代,但是網上的評論人參差不齊,治療信息更是魚龍混雜,不乏有利益集團在招搖行騙,既然您已經來到專業醫生面前,就坦然相信醫生吧!
3、“您是權威專家,一定能把我的病治好!”
這話貌似是對醫生最高程度上的認可,可醫生聽到此話后感受到的多半是負擔。醫生是人不是神,我們會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但任何治療也都有其伴隨的并發癥可能會出現,從這個角度講,很多治療都很難達到您的預期。
4、“大夫,就耽誤你一分鐘,幫我看看檢查結果!”
人體是多器官協同運作、維持機體功能的復合體。一種癥狀背后卻是少則數十種、多則上百種的疾病。一分鐘給您確診?萬一漏診了呢?傷害的只有您!
5、“醫生,大老遠跑來,不用做檢查嗎?”
專業醫生經過系統的望、聞、問、切可初步診斷疾病。當醫生說沒事或者問題不大時,可基本排除本專業疾病。記住:望聞問切是最重要、最經濟的檢查。
6、“某醫院、某醫生給我耽誤治療了!”
這話可能給醫生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當下,既然今天您抱怨了昨天的醫生,那么明天您是不是就有可能與眼前的醫生發生沖突呀?此時,醫生除了看病,可能會多一份顧慮。
7、“別人跟我一樣的病,人家卻治愈了。”
如果每個人的情況都一樣,醫生的工作就不會這么復雜啦!同種病會出現不同癥狀,同一癥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即所謂的個體差異。因存在個體差異,所以追求個體化治療。
8、“醫生,你給我做手術不會出問題。”
就像上路開車,自己再怎么自律,也不能保證不會被碰。只要開車上路,就有發生車禍的危險。手術亦是如此,順利與否取決于醫生的技術與患者病情。
9、“針對我的病,某醫院、某醫生卻那樣說。”
社會上追求盈利、過度治療的醫院和醫生確實還有,不過,公立三甲醫院一般都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信任是醫患關系的基礎,臨床上很多治療都是有彈性的,比如手術,有醫生說做,有醫生建議不做,這應該是好消息,至少說明您的病情不是太嚴重。
10、“醫生,謝謝!”
其實依據簡單的謝謝是對醫生的感激,也是一種美德。但是具體的要分場合的,有些患者為了方便或者是什么,就會給醫生包紅包,或者是利醫生電話,其實這個行為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有這些前提條件,從而說出的謝謝就會變質,可能醫生會覺得對他們職業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