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常見婦科疾病。病變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組織和器官,以卵巢、子宮直腸陷凹、宮骶韌帶等部位最常見,也可發生于腹腔、胸腔、四肢等處。主要病理變化為異位內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圍組織纖維化,形成異位結節。
一、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目前較為公認的學說有以下幾類:
1、誘導學說 種植的內膜釋放某些物質誘導未分化的間充質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導致內異癥的發生。是體腔上皮化身學說的發展,強調了誘導因素加上長期高雌激素刺激是分化過程所必需的條件。 2、胚胎殘留學說 子宮內膜異位癥來自胚胎殘留的苗勒管細胞。 3、種植學說 異位的內膜來源于子宮內膜組織,通過經血逆流、淋巴血管播散和醫源性途徑轉移到宮腔以外的部位種植和生長,并與遺傳、激素和免疫等多種因素相關,目前的動物實驗也得到了驗證。 4、體腔上皮化身學說 體腔上皮組織可以在某些免疫性或者炎癥性誘導因素作用下被激活轉化成內膜組織,可以很好的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
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1 、多次婦科手術
反復的人流會使女性子宮腔內的壓力改變,子宮收縮,無法子宮內膜的碎片和血液通過輸卵管進入到盆腔。
2、月經疾病
特別是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頻發,月經量多,經期過長,行經腹痛等這些月經病,增加了經血由輸卵管道流至盆腔的次數和血量,更增加了經血逆流與子宮內膜碎片隨之游離的機會。
3、免疫功能缺陷
逆流的經血在女性的體內會被免疫系統自然的吞噬掉,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很容易使這種內膜組織在體內的流竄與附著。
4、內分泌功能失調
異位的子宮內膜,其生長變化均與卵巢內分泌有關。
5、生殖器異常、子宮位置不正
包括先天發育異常和后天失誤造成.先天發育如子宮閉塞,陰道橫隔,處女膜閉鎖等.后天可因人工流產,宮腔、陰道手術,陰道用藥等,形成宮頸、宮口、陰道、陰道口粘連,經血不能排出體外,宮腔內的壓力增高,導致經血逆流,進入盆腔.因此,凡患有原發或繼發團經者,應及時檢查治療。
三、子宮內膜異位癥通常怎么治療呢?
子宮內膜異位癥需要長期管理治療
1、內異癥的病因不明或病因難以去除,經血逆流的現象也很常見,保守性手術后容易復發、難以根治
2、內異癥具有易侵襲的類似惡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常常累及腸管、泌尿系統等重要器官,手術難以徹底。
3、內異癥可以發生癌變,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4、內異癥應被視為“慢性病”,需要長期管理計劃,使用藥物(蒂諾安?地諾孕素片 2mg 口服 qd)控制病情,避免重復手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