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胎心監護其實是個坑,不及格多數是虛驚一場!
前段時間段濤大夫聊到了“胎心監護不及格”這個問題,確實很多準媽媽在孕期總會草木皆兵,難免會擔心寶寶出現問題,而胎心監護不及格多數是虛驚一場,少數才是有問題的。
胎心監護不及格很嚴重嗎
回答:胎心監護不及格一般代表胎兒在體內發育可能有異常
在歐美國家,如果是沒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在整個孕期是不需要常規做電子胎心監護的,只是在產檢的時候聽個胎心而已。除此之外,產檢的內容也比較簡單,沒有國內檢查的項目這么多。
為什么胎心監護老不過
國人熱愛養生,也習慣了健康體檢,沒啥毛病,也沒懷孕,每年都要做一個全面的體檢,懷孕了,你不給她檢查,不給她多檢查幾次,仿佛是不負責任似的。
所以,國人基本上是在孕35-36周開始,每周都做電子胎心監護,如果是有啥高危因素,可能有些人就會急著在32-33周就開始做胎心監護了。但是很遺憾,做得次數多了,就會遇到問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胎心監護不及格。
準媽媽記錄不當也會造成不合格
雖然做胎心監護不及格暗示胎兒出現異常但大多數情況都是正常的,出現胎心監護不合格的原因,大約有以下幾個:
1、準媽媽記錄不當
胎心監護的監測儀器需要記錄胎動數據,而這就需要孕媽媽的配合。胎動開始時按下按扭,儀器才會開始記錄,但有些孕媽太緊張了,即使聽到醫生告訴她怎么做,真正到操作時按扭總是按得過快。
胎兒監護儀
結果一分鐘十幾二次,這肯定不行。也有的孕媽是太迷糊了,忘記了按按鈕,等胎動過去了才想起來,這會導致數據缺失,這樣測出來的數據,即所謂的假性結果,不可做判斷。
2、胎寶寶不配合
胎心監護的目的,就是觀測胎寶寶在子宮中的情況。要是胎寶寶犯懶,在監測過程中一動不動,當然就無法得到完整的數據信息,醫生也沒辦法判斷。
胎心監護結果不合格時不要過于擔心,準媽媽們應該聽出醫生建議,保持平常心,不必過度憂慮,畢竟醫生他們都是專業的。
孕期胎心監護結果的三種:正常NST、不典型NST、異常NST。
胎心監護報告單
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NST,一部分是不典型的 NST(也就是通常說的胎心監護不及格),很少數的是異常NST。
異常的NST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胎兒宮內缺氧,例如胎兒心跳<100次/分, 出現正弦波形、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變異減速、晚期減速等,這需要短期內全面評估胎兒狀況,及時終止妊娠。對于常見的胎心監護不及格,也就是不典型的 NST,大可不必玻璃心。
處理的原則是,問清楚寶寶的胎動時間規律,教會媽媽正確的數胎動方式,回家數胎動就可以了。如果回家以后下午或晚上胎動很正常,很明顯,就讓TA去,繼續每天數胎動就行了。
35周做的胎心監護報告單
如果是下午或晚上的胎動也不是太明顯,或者是比平時相比明顯減少,那就需要晚上看急診,到醫院重復做胎心監護,或者是做B超生物物理評分。胎心監護不及格多數是虛驚一場,少數是有問題的。胎心監護不及格需要重視,但不必過于糾結和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