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超檢查后出血要重視,做好處理謹防陰道炎癥
陰超檢查后一般是不會發生出血現象的,尤其是懷孕女性去醫院做此類檢查,如果有出血的情況那么要引起重視,像這種現象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臨床上多與陰道炎癥有關,需要及時用藥處理,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
陰超后出血為不正常情況
陰超后出血在臨床上稱之為接觸性出血,與女性宮頸的慢性炎癥、息肉或者由于宮頸上皮的病變、早期宮頸癌以及陰道炎癥等因素有關,所以這類疾病引起的出血就屬于不正常的現象,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
另外如果出血量比較少,那么也有可能是檢查過程中局部損傷導致的,一般情況下會在1-2天后自己干凈,出血期間要做好外陰的護理,建議用溫開水清洗,保持干凈衛生,以防細菌感染。
出血少會在1-2天恢復
一般而言孕婦是不建議做陰超檢查的,不過由于一些原因不得已還是需要做,比如判斷宮外孕、宮頸長度等,如果做好檢查后不慎有流血現象,那么有可能是以下因素所致:
1、先兆流產:在懷孕28周之前做陰超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先兆流產,由于彩超醫生的操作失誤,導致刺激到子宮引起宮縮和陰道少量出血,此時還沒有長出胎盤,穩定性較差,那么就會有先兆流產的表現;
2、先兆早產:陰超探頭刺激羊膜囊,引起宮縮和少量陰道流血,出現這種癥狀時要盡量臥床休息,并作相應的保胎治療;
3、宮頸病變:前面已經提到如果女性患有宮頸疾病就會出現流血現象,比如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甚至宮頸癌等都有可能;
4、其他因素:一些比較少見的因素也有可能會導致孕婦做陰超流血,比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
發生出血現象要隨時注意觀察,如果僅是少量出血并且持續時間不長,那么就無需過于擔心,期間做好陰道的護理工作即可,如果超過3天仍未結束,可以通過口服消炎藥物,比如頭孢,或者止血的藥物,比如云南白藥等達到止血的目的。
在沒有排出宮頸疾病的情況下,最好前往醫院做陰道鏡相關的檢查,排出有沒有糜爛的情況發生,然后根據相應的疾病,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用藥,達到治愈的目的。
對于孕婦而言,則要以保胎治療為原則,盡最大可能保證胎兒的穩定,結合保胎藥物,治療期間多臥床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過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