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做試管嬰兒,但泌乳素水平升高一定要用藥嗎?
女性內分泌疾病診治最為混亂的一種,就屬高泌乳素血癥了。有些女性因為月經不調或不孕就診時,檢查泌乳素可能略有升高,不問青紅皂白,藥物就會開出。這些藥物雖然沒有什么毒性,但是如果服用不當,泌乳素水平也會像過山車波動,那個亂呀!該怎樣做呢?
科學認知泌乳素
是不是可以確診為高泌乳素血癥,到底需不需要使用溴隱亭治療,血泌乳素水平升高都絕不是唯一的依據,可是患者需要一個解釋和說明,醫生們應該結合患者的病史和臨床癥狀來綜合判斷,并制定方案。
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持續高于正常值稱為高泌乳素血癥。正常育齡婦女泌乳素水平不超過25 μg/L~30μg/L,但是,如果您在不同的醫院進行檢查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參考值范圍和單位。
雖然PRL是月經第2~3天抽血檢查“性激素五項”中的一項,但這只是搭便車,因為PRL水平隨月經周期變化不明顯,所以在月經周期中的任何一天檢查都可以。
泌乳素分泌的晝夜規律
PRL的分泌具有晝夜節律,入睡后逐漸升高,早晨睡醒前可達到一天中的峰值,睡醒后迅速下降,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降至一天中谷值,這也是我們抽血檢查外周血泌乳素水平的好時機。
泌乳素水平受許多生理因素和應激影響,因此有嚴格的采血要求:前晚/當天不能同房和刺激乳頭,不要在寒冷、饑餓或飽食、運動等應激狀態下抽血,建議抽血前靜坐30~60分鐘,環境刺激導致的PRL水平上升持續時間一般小于1小時。
PRL水平顯著高于正常者一次檢查即可確定,當PRL測定結果在正常上限3倍以下時需要復查。
導致高泌乳素血癥的原因可以大致歸納為生理性、藥理性、病理性和特發性四類。
生理性高泌乳素血癥:比如運動、精神創傷、饑餓、飽食、刺激乳頭、性交等應激狀態,以及各種生理現象如妊娠、哺乳等,均可導致PRL水平暫時性升高,但不會引起有關病理癥狀。
藥理性高泌乳素血癥:一般因為所服藥物抑制了多巴胺等下丘腦釋放的PRL釋放抑制因子,或增強了PRL釋放促進因子而引起,比如利血平、嗎啡、安定、5羥色胺、依那普利等。雌激素類藥物、口服避孕藥、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具有安神、止驚作用的中草藥如六味地黃丸等。另外還有異煙肼,達那唑等。
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癥:下丘腦或垂體柄病變,如顱咽管瘤、空泡蝶鞍綜合征、外傷、手術、帕金森病等導致下丘腦PRL抑制因子生成不足或不能到達垂體前葉;原發和/或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分泌PRL的腫瘤如生長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以及異位分泌PRL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腎上腺樣癌、未分化支氣管肺癌等;各類胸壁炎癥性疾病;肝腎功能異常;人流、引產、輸卵管卵巢手術等。
垂體和各內分泌腺的密切關聯
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癥:與妊娠、服藥、垂體腫瘤或其它器質性病變無關,多因患者的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從而導致PRL分泌增加。但對部分PRL高于100μg/L且合并伴月經紊亂的患者,應密切隨訪了解有無潛在性垂體微腺瘤的可能。
高PRL血癥的治療目標是恢復女性正常月經和排卵功能、減少乳汁分泌及改善其他癥狀。因此僅有血PRL水平增高、而無臨床癥狀的高PRL者,只要不是閉經、月經不調、或不孕的患者,或伴有巨大垂體瘤引起頭痛和視力問題的情況,都可不予治療,隨診觀察。
病理性高PRL者首先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比如糾正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垂體PRL腺瘤不論是微腺瘤還是巨腺瘤,都可以首選多巴胺激動劑如“溴隱亭”治療;對于藥物療效欠佳,不能耐受藥物不良反應,以及拒絕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可以選擇手術治療。醫生應該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如年齡、生育狀況和要求,在充分告知患者各種治療方法的優勢和不足的情況下,尊重患者的意見,幫助患者決定治療方案,選擇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