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膜和卵泡關系密切,厚度在該范圍才能養出優勢卵泡
女性子宮內膜是會隨著月經周期發生一定變化的,具體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經期,然后在女性的卵巢中,是有卵泡存在的,也會隨著月經周期發生改變,最后形成優勢卵泡,并且排除卵子,在排除前后今天同房,那么受孕的幾率是很大。但實現目前很多的女性都存在子宮內膜過薄或者是過厚的情況,從而就無法得到優勢卵泡,長期下去會導致不孕不育的出現。
子宮內膜和卵泡的關系
其實子、宮內膜和卵泡是出于一個循環的狀態,是周而復始的,兩者是同步生長發育的,內膜發育的厚度直接決定了卵泡的生長、發育、成熟。畢竟子宮內膜是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重要靶器官,具體的發育情況可以分為4個階段,分別是卵泡早期、卵泡中期、排卵日、黃體期。
- 卵泡早期:一般是指月經周期的7-10天,這個時候月經剛剛干凈,然后卵巢中的基礎卵泡開始生長,這個時候子宮內膜厚度在4mm-4mm;
- 卵泡中期:處于月經周期的11-13天,隨著始基卵泡的發育,體內的激素水平會慢慢的增高,而子宮內膜也會隨著激素發生變化,此時厚度約為4mm-8mm;
- 排卵日:是月經周期的第14天,這個時候卵泡發育速度會明顯的增加,已經是優勢卵泡了,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增加的也快,內膜自然也長的快,此時厚度約為9mm-12mm;
- 黃體期:是月經周期的15-28天,此時的優勢卵泡已經排除,在黃體分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厚度有少許增加,此時,如果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會在此著床;如果沒有受孕,子宮內膜會再次脫落形成月經流出。
總的來說,子宮內膜和卵泡的發育是有聯系的,都是隨著月經周期發生變化的,而且子宮內膜的厚度更是決定了卵泡的發育,只有健康、正常的厚度才能促進卵泡的發育,從而從而優勢卵泡,如果子宮內膜過薄,或者說是過厚都是不利于產生優勢卵泡的。
內膜多厚才有優勢卵泡
一般情況下,子宮內膜厚度達到8mm-12mm,那么就可能會有優勢卵泡,而優勢卵泡的大小應該是在18-25mm之間,如果說在這個范圍內,加上子宮內膜厚度也是最佳的,那么受孕的能力就是很強的。
如果說卵泡小于18mm可能算不上優勢卵泡,但是也有卵子的存在,但是可能受精能力比較差,排出后也很難受孕;如果說卵泡大于25mm,那么很容易出現黃素華,也是不能正常受孕的。同樣的道理,如果說子宮內膜太薄或太厚都不利于受精卵著床,即便著床了,也容易發生流產、胎停的現象,最終導致女性不孕。
所以說想要懷孕的話,需要子宮內膜在8mm-12mm之間,卵泡大小在18-25mm之間,那么受孕的幾率很高的,也不會因為卵泡或者是內膜質量不好出現流產、胎停的情況。所以子宮內膜的厚度與卵泡的大小是緊密相關的,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