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對眼寶寶越大越難看,切勿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病理性的嬰兒對眼家長要引起重視,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糾正起來就很困難,當然如果是生理性的假性對眼,那么就無需過于擔心,等到寶寶逐漸長大,這類癥狀會減弱或消失。
生理性會隨著年齡增大而消失
年齡較小的嬰兒存在對眼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情況下這些癥狀會隨著孩子的生長逐漸改善,等到三個月大時就會消失,但是如果到了三四歲的時候還不見好轉,那么極有可能時病理性的對眼,建議做一個詳細的眼科檢查。
月齡增大眼肌控制能力增強
生理性的對眼不用過于著急,這種情況往往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孩子一般不滿一周歲,一歲以內寶寶的生活比較單調,總是平躺著盯著一個地方看,這也是嬰兒對眼形成原因之一,所以等到一歲以上時,可以通過日常訓練來幫助寶寶更快恢復。
對眼的恢復時間與日常習慣、家長處理措施是分不開的,如果家長不重視或者根本沒有發現異常,那么單純靠寶寶自愈,恢復起來就很漫長,甚至嚴重的對眼癥狀,不僅不能治愈而且還會引發其他眼科疾病。
前面提到生理性斜視(也稱假性對眼)寶寶在一定年齡就會自動消失,但如果是病理性,如遺傳因素、眼科疾病等那么基本上就無法自愈,需要通過一定的干預治療來幫助改善。
疾病因素導致對眼須治療
病理性內斜視家長要引起重視,在以往的案例中,某些寶媽采用“拖字訣”,這其實對寶寶非常不好的,臨床上嬰兒對眼的糾正方法有很多,比如矯正手術以及糾正眼鏡等都十分有效。
一般而言對眼的最佳治療時間是7歲以內,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太早做矯正手術的話對寶寶健康有影響,太晚糾正起來很困難,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以7歲較為合適。
手術治療以7歲最佳
另外要注意做手術最晚不要超過12歲,根據專家表明:6歲以前完全矯正眼位以及雙眼視功能,不需要經特別治療而康復、6~12歲矯正可以經過訓練完全恢復、12歲以后基本沒有恢復雙眼視功能的可能。
所以總的來說,臨床上以7歲前為最佳,斜視治療越早越好,如果延誤治療時機那么將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其次在寶寶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通過一些保守治療的方法,也能讓癥狀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