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過少、不正常?還不快查一下生育力行不行!
備孕媽媽通常都以月經周期來判斷是否懷孕,如果"到日子"了月經沒來,則可能是懷孕了,但是月經與懷孕的關系卻不僅僅于此。
月經量與生育力的關系
女性月經情況直接影響著生育能力,所以每位女性不管是否準備"造人",都應對月經有個正確詳細的了解,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進行改善與保養。
月經周期與生育力的關系
月經周期不穩提示著你的生育力可能正在降低。女性月經正常周期是28天左右,時間在21天~35天范圍內都屬于正常。如果月經周期過長或過短,都應引起重視。如果周期少于21天,很可能是因為黃體功能不足,從而出現黃體早衰。黃體功能不足會影響卵子發育,增加受孕困難。
即便能夠幸運受孕,也易因黃體早衰而造成流產。如果月經周期超于35天,則可能存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或卵巢功能低下問題。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卵泡發育及正常排卵,增加受孕困難。
月經周期不穩多與內分泌有關,應及時引起重視,并有意識保養卵巢。
月經量與生育的關系
每月按時到來的月經并不意味著正常,月經量的多少也會影響生育。
女性月經量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每月總量應在30-50ml范圍內,少于20ml則是月經過少,多于80ml則是月經過多。月經量過多大多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體內雌激素不足,黃體功能不足,子宮內膜大片脫落,卵泡雖然發育卻無排卵,自然就無法受孕。月經量增多最常見的是子宮肌瘤,尤其是粘膜下子宮肌瘤。其次是子宮腺肌病。另外還可以是青春期或者圍絕經期無排卵性子宮出血,甚至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變等。流產或者引產后宮腔殘留,也可以造成陰道大量出血。
月經量過少的原因見于排卵障礙,如多囊卵巢綜合癥,卵巢早衰。另外,近期有人工流產病史的患者有宮腔粘連的可能,宮腔粘連后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這需要到醫院做具體檢查。
也可能是貧血、營養不良等疾病或精神壓力過大,過度勞累。這些原因可以通過營養調整,心理調節進行改善。
突然的過多或者過少都應該引起注意,如果連續2-3個月是這樣的情況,應該及時就診。
痛經與生育的關系
很多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出現痛經情況,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90%以上痛經為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對生育沒有什么影響。但繼發性痛經多是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造成的,且病因復雜,可能是子宮發育不良,也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內分泌異常、盆腔炎等引起的,這些疾病都會影響女性生育。
月經初潮與生育的關系
月經初潮就是女性第一次月經的時間,大多數在12~14歲。極少數人會早于12歲或晚于18歲迎來初潮。初潮年齡會受到遺傳因素、生活環境、飲食營養等因素的影響。
初潮的年齡與生育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多數初潮過早女孩,如果同時伴有月經不規律問題,多可能發生多囊卵巢綜合征。當然,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還有其他的相關癥狀,要綜合起來由醫生診斷。
如果初潮過晚,則可能是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子宮發育不良。這些疾病對女性生育力有重要影響,容易導致女性婚后受孕難。所以,如果有備孕一年還未懷孕的小夫妻,可以從初潮年齡和現在的月經情況綜合來考慮,當然及時就診是最重要的。
受精卵通過移植管抵達子宮的宮底部,而子宮內膜處于接受狀態,正積極準備著迎接受精卵的到來;當受精卵和子宮內膜親密接觸后,受精卵會鉆入子宮內膜層,然后開始扎根,開始茁壯生長,同時滋養細胞分泌大量的β-hCG,進入母體血液,并可通過生物化學方法檢測出來,即生化妊娠階段。而孕囊則需懷孕5-6周才能通過超聲檢查出來,即臨床妊娠階段。
既然月經和懷孕息息相關,那么月經延遲多久才可能懷孕呢?
有時候月經推遲了兩天,驗孕棒有淺淺的兩道杠,備孕媽媽興高采烈的告訴老公自己懷孕了,而第三天月經卻又來了,空歡喜一場。這可能是一次生化妊娠,生化妊娠并不罕見,約占總妊娠的25%~30%。實際上,每個月都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受精卵寶寶鉆進去子宮內膜后,根基不穩,很快就被沖掉了,也會有部分胚胎扎根了,但沒長好,凋謝了。
這往往發生在著床12天以內,隨后便以月經出血的形式結束。如果沒有專門去檢測β-hcg,大多數女性朋友只是以為大姨媽推遲來了一次,并不會意識到這是一次生化妊娠。
需要注意的是,當月經推遲一周至兩周的時候,備孕媽媽可以采用早孕試紙進行測試,但是結果并非百分百準確,建議到醫院進行相關驗孕檢查,順便排除宮外孕情況。